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
About 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亦基於此一本旨創立於1901年,在憲章中訂明本會的宗旨和目的「是按照耶穌基督的教訓,在青年人中,培養基督的品格,和建立基督服務的精神」。
為達成此宗旨,藉著一群熱心的基督徒領袖和義工,協力推廣多項程序活動,使會友及參加者從活動中得著建立:
- 滿足個人生活興趣的需要;
- 提倡有意義的社教化、康樂體育、文化、教育等活動及表彰「非以役人,乃役於人」的服務精神;
- 培養基督教的倫理觀念;
- 增進個人身心健康;
- 在社會上成為盡責任的良好公民。
近年來,多種事工,在政府、眾多團體及教會的支持下, 工區遍設港、九、新界各地,服務單位逾50個, 會友人數超過80,000人。
住院保險
額外僱主強積金供款
進修資助
門診醫療
侍產假
有薪婚假
Jobs Recommended For You
青年培育
本會一向重視對青年人的培育,透過轄下不同的小組,訓練青年人的領導才能及團隊精神,並鼓勵他們參與社會服務。本會最早開展的小組工作之一為制服團隊,早於1908年已設有救傷隊,其後護士隊、童軍隊、基督少年軍、紅十字會青年團等相繼成立,因此會方先後設立童軍聯合委員會及制服小組聯合委員會,以加強小組間的溝通合作。又於1969年成立青年議會,由本會各單位小組選出青年代表組成議會,讓青年人體驗民主參與及實踐議會運作,引導青年人關心社會事務,積極表達意見。
基督教事工
本會於八十年代成立宗教事工部(現稱基督教事工部),一方面推動會內之宗教活動,另方面聯繫地區教會合作,加強福音事工的推展。1991年成立「百年樹人」基金,資助有志修讀神學之青年及支持本地神學教育。2004年成立「青年事工基教中心」,開設青少年福音幹事文憑課程,為本港教會及基督教機構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福音工作者及導師,中心於2012年正名為「基督教事工學院」,現為香港神學教育協會會員;學院提供理論與實用兼備的學位課程,培育不同崗位所需的領袖人才,以回應時代的挑戰。
康體服務
本會自資興建的會所大廈──必列者士街會所(前稱中央會所)、九龍會所及新界會所,均設有多元化康體設施,如游泳池、室內運動場、健身室、攀石牆、高空網陣等,供會友使用。其中,新界會所設置的高空歷奇訓練,更是市區中罕有的活動設施。本會更從外地引進各類新興運動,例如2009年將日本名古屋青年會發明之手綿球運動引入香港,成為本港唯一擁有認可手綿球導師資格的機構;2016年又從英國引入健步足球運動,受到不少金齡人士歡迎,讓參加者重拾團體運動的樂趣,提升身心健康。
社會服務
青年會於不同年代均發揮其影響力,動員人力及物資,以補社區的缺欠,關懷弱群之需要。如於日戰前後,發起「一碗米運動」,鼓勵民眾捐款或米糧以賙濟貧苦。1950至60年代配合政府徙置難民計劃,於新建之徙置區成立「天台中心」,為區內青少年提供康樂、工藝、識字及四育訓練。1960年本會應社會福利署的邀請,於黃大仙社區服務中心提供青年服務,開展政府與社會福利團體合作提供社區服務之先河。其後,本會於政府新建成之公共屋邨設立青少年中心,又於1979年開始推行學校社會工作服務,逐步發展為今日之綜合青少年服務。而學校社會工作亦從初期的中學駐校服務,慢慢擴展至小學及幼稚園。
教育服務
2000年青年會中學自上環遷入天水圍,本會並先後在天水圍區開辦一所小學和幼稚園,提供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兼備的「一條龍」教育服務,貫徹全人成長的辦學目標。又於2012年聯同另一所辦學團體,於上環青年會中學舊址開辦國際小學 Island Christian Academy近年,本會轄下各學校均積極推動STEM教育,培育青少年的創意思維,以回應科技發展的新趨勢。其中,青年會中學為全球第一間谷歌模範學校,全體教師更獲得谷歌教育家認證;青年會書院成為創意思維世界賽香港區賽的承辦機構,該校的學生隊伍並多次出戰世界賽總決賽;而青年會小學之學生亦於本地及海外的機械人及STEM比賽中屢獲殊榮。
Photo Gallery
Don't want to miss a job from 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?
By clicking 'Subscribe' you agree to accept GigGik's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Use.